新时代的金曲,呼唤“长期主义”

2022-12-13 00:30:00

如何在微信儲值

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朱力克

金曲正在复苏。

这是腾讯音乐数据研究院刚刚发布的《金曲研究实验:探索音乐制作的长期主义》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的一个观点。在跟众多音乐行业从业者访谈后,腾讯音乐数据研究院沿着“品质底线”和“持久流传度”的两条共识,以数据验证和人工把关筛选出近5年的118首“种子金曲”歌单,最终得出这个结论。

而据我们所观察到的今年行业短视频热歌越发难出爆款的趋势,或者遵循着“物极必反”的发展规律,金曲复苏都是一种必然。

而从腾讯音乐(TME)今日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中,在线音乐付费用户增长至8530万,越来越多的乐迷认可好音乐的价值,也给了新时代金曲更多的生长空间。

音乐生产从“量”到“质”,金曲正在回归

报告里提到,“金曲”是行业缩影、时代见证。

其实不只是“金曲”,“热歌”同样也是“缩影”。过去经由专业媒体推荐而走红的“金曲”和如今由社交媒体流量鼓推的“热歌”,本质上都是媒介发展的结果,都是时代的产物。

在互联网时代,愈发高效的流量分发机制,让“情绪”和“场景”成为撬动数据的杠杆,由此改变了歌曲的“生命周期”。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竞逐流量成为一些音乐人的现实选择。

但报告告诉我们,趋势发生了新的变化,随着短视频流量见顶和热歌营销成本激增,市场正在回归理性,音乐生产从“量”回归到“质”。

这种回归的背后,以腾讯音乐为代表的音乐平台也在致力于为优质内容生产搭建一个可持续的生态和体系。

例如,在产业链最核心的创作环节,腾讯音乐发起成立“TME制作人联盟”,为众多金曲制作人和优质歌手牵线搭桥,其背后的TME制作家工作室已经助力《不舍》《擒光》《美美》等有金曲潜质的歌曲诞生。

在宣发环节,腾讯音乐在7月推出的一个全新IP企划“时光金曲大赏”,希望给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金曲以专属舞台,而已有2年的腾讯音乐浪潮榜,以及8月TME刚刚与billboard达成战略合作,则分别从专业审美和国际标准为乐迷发现和推荐来具有金曲潜质的品质佳作。

“基础架构”决定上层建筑,平台为音乐的创作搭建一个什么样的架构,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给大众听的音乐是什么样子,而从腾讯音乐准备的架构里,我们看到了音乐不再只有“流量”,也多了“品质”两字,而“流量”与“品质”在达到平衡后,“金曲”也就不远了。

打造新时代金曲,要坚持“长期主义”

当我们谈论音乐的时候,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内容可以流量化,情感共鸣不能。情感共鸣需要“呼吸空间”,需要时间考验,《金曲研究实验》报告也证明这一点。

报告的数据显示,相较于“非金曲”,“金曲”拥有更高的播放持久性。报告挑选了“金曲实验组”和“非金曲对照组”歌曲,在第一年播放量相同情况下,金曲组的二、三年播放量明显更高,金曲组的第三年播放量是对照组的1.6倍。

被“翻唱”意味着作品生命周期的延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郭顶的《水星记》,这首慢热的歌曲,如今已经成为在综艺节目上被翻唱次数最多的歌曲之一。

但这需要“时间”,也需要平台为作品创造“时间”,让音乐人们有时间追求“叫好叫座的优雅平衡”。这便是腾讯音乐强调“长期主义”的原因,“一体两翼”中内容战略所聚焦的“内容”和“服务”,无不需要长期坚持和打磨。

在前不久落幕的《2022中国好声音》总决赛上,从QQ音乐“你好!大学声”校园音乐厂牌脱颖而出、年仅18岁的腾讯音乐人潘韵淇获得了季军,在腾讯音乐人开放平台的帮助下,潘韵淇也在当天发行了自己的第一首个人单曲《见字如面》——当下新人辈出的时代,拥有一首在乐坛的立身之作弥足重要。《见字如面》这首歌也获得了Billboard公告牌首期《金耳朵品质私藏》的编辑推荐。

此外,今年夏天,腾讯音乐以“金曲”标准分别为INTO1伯远和陈卓璇量身打造了《肆意生长》和《夏末未了》,偶像歌手也可以拥有品质佳作。这些获得业内前辈悉心教导和平台支持的年轻人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将影响着华语乐坛的未来。

结语

围绕金曲重建专业主义,不仅出于情怀,也有切实的长期价值:金曲能激励更多人去做“有品质的爆款”,可以重塑和引领国民音乐审美,以优质音乐内容丰富大众精神文化生活。在今天腾讯音乐Q3财报中,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再创新高,这说明好音乐的价值一直不曾消失。

“内容为王”依然适用,唱片工业的内容生产思维加上数字时代的新能力,一定程度上可以提供适合的金曲生长的环境。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投入,我们终究能看到金曲时代真正回归。

-全文完-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武进生活网版权所有